第(2/3)页 李渊这就出去办事,杨广终于可以休息了一下了。 此时躺在床上的他才真实的感觉到一阵后怕,真实的感觉到他和死亡之间的是如此的相近,若非运气,现在怕是GG了。 …… 太子遇刺,如此大的事情,当然是闹得满城的风雨,人心惶惶。 李渊与刑部尚书苏威主理审查的事情。 苏威此人,刚拜为尚书右仆射不久,联合左仆射高颎参决朝政,兼任刑部尚书,与高颎,虞庆则,杨雄并称此时的隋朝四贵,是皇帝最信得过的部下之一。 为人不苟言笑,不善奉承。 李渊第二日一早就前往了刑部大牢,见到了苏威,恭敬的行礼:“苏老。” 苏威颔首致意:“唐国公。” 两人坐定,苏威对李渊说:“唐国公,方才一早本官来大狱之中,狱卒和本官说,昨日夜里你带着人将太子殿下的护卫和太监都带出了大牢?” “是太子殿下的旨意,殿下不觉得是身边人所为此事,命我将人从大牢里面带出去。” 苏威并未有过多的惊讶和责怪:“此事可告知二圣了?” “一早太子殿下就命人前去了。” 苏威点点头:“之前该用刑也用刑了,口供都摘录的差不多了,只是为了探明凶手不得已对他们动了些刑罚,也是为了太子殿下的安危着想,殿下素来重情义,只希望事情过后殿下莫要责怪才好。” “苏老放心,殿下不是迁怒之人,自然也知道苏老是为了探究真相才如此做,还特命我与苏老说,行刺之事得仰仗苏老来纠察真相。” “殿下客气了,奉命行事。” 随后苏威问:“殿下已经醒了,可有何审案思路单独交代?为了避免冒犯到殿下,我就不去询问殿下案情了,你与殿下关系好,殿下自己对于此事怎么看?” 李渊简单的回答:“殿下刚刚苏醒,对于被行刺之事暂时还没有缓过劲来,我与殿下询问,殿下也给不出任何的消息来,此事只能靠我们自己查了。” “对了,苏老,昨日半夜长公主府上的水池水已经放完了,在其中找到了一具用石头绑着沉底的尸体,连夜让仵作验尸,让长公主府的人查认,就是之前失踪的婢女,根据其他人的供认,这个婢女之前在宴会上服侍过蜀王侧妃董氏。” 苏威看着桌上的口供,头都没抬起来,沉默了一会后说:“那就先查一查蜀王府吧,但是那毕竟是王府,查人查事的时候都得小心,免得冲撞了,特别是女眷,任何传出去的名声都不好听。” “苏老考虑的周全。” 苏威并不会纠结在这名死掉的婢女是否真的一直在伺候蜀王侧妃,就算是在伺候实际上也说明不了什么,李渊和杨广的关系人尽皆知,虽然李渊嘴上说杨广没有给他任何的指示,但是又明确的给出了一条调查的方向。 在他看来这就是杨广的指示。 作为朝中的大臣,深知太子遇刺的事情对于皇帝皇后意味着什么,皇帝让他来查这件事情,给出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查清凶手。 他不是杨广的太子党,当然也不是蜀王秦王的人,他是皇帝的臣子,只对皇帝的命令负责。 至于皇子间的争斗,他无意插足,想要尽可能的避免,但是这次的事情苦主是太子杨广,疑心其他的皇子也是正常的,他只做配合。 李渊亲自带人到了蜀王府,当然他并不是因为有了皇帝和太子的命令想要来耀武扬威的,相反他是来看着手底下的人不要瞎来的,避免到时候这群当差的作出些过分的事情,人家秋后算账。 蜀王府门口。 蜀王正妃长孙氏得知了李渊带人来查王府,当即冲到了王府的正门口,蜀王府的家丁护卫拦着大门不让进去。 长孙氏拿出名门贵女那气势来,对着李渊大喊:“唐国公,你这是什么意思?这可是蜀王府,你带兵穿甲佩刀的过来,是要当街造反不成?” “王妃见谅,臣有皇命在身,奉命纠察刺杀太子殿下的凶手,还请王妃让路。” “凶手?!” 第(2/3)页